內窺鏡檢查為臨床診斷疾病的重要方式,主要包括胃鏡、支氣管鏡、腸鏡等,采用內窺鏡為受檢者開展疾病診斷和治療,在進入機體呼吸道、消化道前,都需要參照《消毒技術規范》的相關規定對內窺鏡實施合格的消毒,但目前內窺鏡檢查所導致的院內感染仍
較為常見。
超聲波清洗
超聲波清洗的方法為: 內窺鏡使用完畢后,將其放入清洗槽中,采用流動水對各部件進行沖洗,對鏡身采用紗布進行反復擦洗,并徹底清洗操作部件,使內窺鏡所攜帶的黏液、血液得到有效去除,同時將其擦干。根據說明書對多酶洗液進行配置,同時將浸泡時間進行確定,將完成水洗并擦干的內鏡放置到酶洗槽中,對多酶洗液采用注射器進行抽吸,抽吸量為100ml,對內窺鏡的送水送氣管道進行沖洗,同時需要將內窺鏡完全放入超聲清洗器中清洗 5 -10 min。
由于內窺鏡檢查而導致感染發生的概率大約為0.8% ,而感染的主要病原體包括傷寒沙門菌、乙型肝炎病毒、幽門螺桿菌、丙型肝炎病毒等。導致感染發生的主要原因為內窺鏡未能得到徹底的清洗以及消毒,使得內窺鏡上所攜帶的致病菌或病毒在檢查過程中進入到受檢者機體,進而引發感染。若無法開展徹底、有效的內窺鏡消毒,則可能引發醫源性感染,甚至可能影響醫療質量以及醫療安全。為了有效避免內窺鏡檢查所導致的醫源性感染的發生,相關部門制定了《消毒技術規范》。在開展內窺鏡檢查的過程中,要求醫護人員必須嚴格遵守自身的職業道德,要保持高度負責的態度,從而將內鏡消毒以及滅菌工作做好。
為了使內窺鏡的消毒或滅菌效果得到保障,就需要對內窺鏡進行徹底清洗,相較于普通的手術器械,內窺鏡具備更為復雜和精細的結構,由于其無法進行拆卸,加之不具備沖洗管,對其關節部位和內腔開展清洗的難度較大,導致管腔內部容易殘留細菌以及污染物。內窺鏡消毒滅菌不徹底的主要原因為清洗不恰當,同時也是導致醫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超聲波清洗是依靠超聲空化效應實現對污染物的分離,通過儀器中的超聲波電源對高頻振蕩信號進行發射,通過換能器將高頻振蕩信號轉變為機械振動,再傳送至清洗介質中,由于產生超聲波束,其呈現為輻射狀傳播,在清洗介質的過程中,所形成的負壓小氣泡在接觸到內窺鏡表面時,可出現一連串密集的“空化”爆破,使內窺鏡的表面受到強烈沖刷,包括夾縫、孔隙等直徑較小的部位,從而使清洗更為徹底,保證清洗效果。
結果顯示,超聲波清洗內窺鏡后細菌學檢測合格率高于常規手工清洗( P < 0. 05) ,提示相較于常規手工清洗,超聲波清洗可有效提高內窺鏡的清洗效果,從而使后續消毒滅菌效果得到保障。《消毒技術規范》中就提出,各個醫療單位需要對內窺鏡清洗消毒登記制度以及生物學監測制度進行制定,在日常工作中,需對內鏡清洗質量開展不定時檢查,并對內鏡消毒滅菌合格率進行定期監測,將各項監督措施進行完善。需要應用內窺鏡的科室,需要每日對含氯消毒劑以及戊二醛的有效濃度進行檢測,檢測工具為化學試紙,對于檢測結果顯示不合格的消毒液需進行及時更換,從而使消毒效果得到保證。由于不同地區醫院具備不同的經濟條件和實際情況,因此其所采用的清洗器械具備不同的檔次,但為了使內窺鏡的消毒滅菌效果得到保證,避免由于內窺鏡消毒滅菌不徹底導致醫源性感染的發生,不論采用哪種類型的器械,都需要對其進行認真清洗,使滅菌效果得以保證。若需要對內窺鏡采用手工清洗,可先采用 2% 戊二醛對其進行10h浸泡,在內窺鏡使用前,先采用無菌水進行徹底沖洗,從而使滅菌效果得以保證,使內窺鏡的應用更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