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微創手術的發展,術后腔鏡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應引起醫療衛生機構的足夠重視。因腔鏡器械為多支點、多關節,術中殘留血液、組織碎屑等極易粘附于狹長管徑、齒槽、關節、軸節、鎖扣之中,給清洗造成了障礙,導致清洗不徹底,合格率低的現象。為了改善這一情況,連云港市東方醫院院感科協同消毒供應中心、手術室、微生物室對腔鏡器械的清洗進行優化并評價優化清洗流程的效果。
1常規清洗方法
清洗前將腔鏡器械拆至最小化,并使用傳統清洗和消毒方法對腔鏡進行處理。具體清洗流程如下:
①初步清洗: 在流動的水下使用軟毛刷對器械表面進行初步清潔。
②多酶溶液浸泡: 將初步處理過的腔鏡器械放入以1:200體積比配制多酶溶液中,在浸泡條件下輕輕擦洗器械,每8h更換酶溶液一次。
③再次清洗: 在流動水下再次清洗器械。
④干燥:將管腔懸掛,垂直自然晾干。
2優化清洗方法
手術室護士在手術結束后對腔鏡器械進行預處理,擦去器械上明顯血跡和污漬,并與回收人員清點器械數量和完整性,不同器械零件拆卸后放入指定容器內,把擰下的墊片、橡膠塞、螺絲、彈簧等放在專用筐內清洗,防止丟失,并共同填寫腔鏡器械交接單。優化后的清洗方法及特點如下:
①專人回收,及時清洗: 指派專人進行回收,拆卸,分類,并于1h內送往消毒供應中心進行清洗。
②多酶溶液標準化管理: 清洗1h前先按照廠家說明濃度配置多酶溶液,保持溶液溫度在30~40℃,每份溶液標注配置時間和使用時間,每批次器械須在多酶溶液中浸泡10min以上,每批次清洗完成更換新的多酶溶液。
③優化情況方式: 初步處理器械后,使用高壓水槍沖洗管腔,再放入多酶清洗液超聲清洗機清洗,待清洗結束后再次用高壓水槍沖洗,最后用純水漂洗、高壓氣槍沖管腔和干燥。
3討論
有研究顯示國內部分醫院的腔鏡器械清洗后的合格率僅為70%~80%,由于器械清洗不徹底很容易導致醫院感染的大暴發。如何有效通過合理的清洗流程使腔鏡器械表面附著的有害微生物降低至安全水平,已經越來越受到關注。通常情況下,腔鏡器械的清洗效果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①是否在使用后盡快清洗。腔鏡器械若在使用后不能及時清洗,血液、消化液及各種微生物就會在內鏡腔內及表面滋生,形成生物保護膜,造成清洗不徹底。
②器械是否拆卸完全。在清洗過程中,由于日平均手術量大,器械數量不足,連臺手術器械清洗時間倉促,將腔鏡進行完全拆卸并清洗客觀上存在困難,導致清洗不徹底。
③清洗時,多酶清洗劑中酶的濃度和活性。有研究結果表明:水溫30~40℃,酶的活性最強,水溫超過45℃,活性反而下降。另外,酶清洗劑應現配現用。我們的試驗也表明,多酶菌液中浸泡的腔鏡器械超過4套,菌群會超標,所以我們在優化流程中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法。
④清洗方式以及清洗時間。超聲波清洗機清洗,能對器械的不規則表面、多孔、狹窄、細孔和盲孔等特殊形態結構起到非常有效的清潔作用。采用超聲波清洗機清洗一般有兩種清洗劑: 化學清洗劑和水基清洗劑。清洗介質主要利用其化學作用,而超聲波清洗機清洗是物理作用,兩種作用相結合,對物體進行充分徹底的清洗,同時還有去除熱源的效果。
本研究中,工作人員在清洗時能將器械進行完全拆卸,每次清洗配置新的多酶溶液,同時使用超聲和高壓水槍氣槍進行最終清潔。優化了的腔鏡清洗流程,保證了腔鏡清洗質量且并未延遲清洗時間,值得在臨床推廣。